好的,
來說說2019本奔未完待續的故事吧。
2015時就因為TN限定藍本而入坑TN,
但因為藍色是我的愛,
加上當時第一次購入比較高單價的記事本,
所以一直收藏著捨不得使用,
直到2016在日本TN中目黑店內買了內頁收納本,
(對,明明也沒用什麼TN內頁,卻先買收納本)
趁特價時買了咖啡色外皮搭上橫式週記事,
買了很多本空白內頁當旅行記錄本但至今仍未寫完半本...
等等因素,
TN大咖本就取代了MUJI 25元的橫式週記事,
成為我至今隨身攜帶的記事本。
一開始明明就說這很貴,
買一本就夠了,
但莫名也是陸續買了各色回家(到底為何!!!)
例如明明不是很愛綠色卻買回家的限定色橄欖綠本,
另外每年2~3月也會趁著出清折扣,
納入大駝、小駝、小咖....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去年藍色變成常態色之後,
我又立馬下定決心等待今年出清折扣,
打算趁機再購入一本大藍來替換大咖,
畢竟最想隨身攜帶的本子是大藍阿。
但因為去年殺出了HOBO weeks陳咬金,
讓我也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購入大藍,
又或是不要使用weeks,
但等待折扣的空窗期我還是忍不住用了weeks,
看到誠品的折扣我還是忍不住買了大藍....
最後決定TN月記事+直式週記事,
搭配HOBO weeks來記錄2019,
試試看到底哪本比較適合我。
話說,
常態大藍跟限定版大藍顏色好像不太一樣,
這本有點藍綠藍綠的感覺...
但沒關係,
立馬組裝好當隨身本。
當初想說weeks是橫式週記事,
所以選擇TN內頁時就買了直事週記事,
使用上原本覺得兩本好像一直在寫重複的事情,
但寫了幾週發現其實兩本倒也有點互補的作用。
先來說說月記事,
這幾年月記事我都是拿來記錄體重、每日消費,
然後左下角會記錄整個月的總收支。
去年因為多了linepay、信用卡等虛擬消費模式,
所以開始會使用藍筆記錄現金、紅筆記錄虛擬消費來作區別,
並且在右下角記錄虛擬消費的總收支。
對!!
就是熱愛控管各種花費,
但....
卻從沒有節流過(掩面)。
然後最後一頁我會貼上一張離型紙,
方便黏貼各種貼紙或是短的紙膠帶以便使用。
接著直式週記事以前我也使用過,
總是貼的很花俏,
但因為要避開比較可能會記錄事情的時間點,
所以貼的模式總是很像,
今年就決定先記錄每日的事情後,
再補貼一點貼紙或紙膠帶裝飾一下就好。
另外附上幾張以前瘋狂(?)佈置TN的內頁照來分享一下。
TN大藍與HOBO weeks這幾週的使用心得,
再另闢一篇分享好了(廢話很多),
大家掰掰(揮手下降)。